行业新闻
您现在的位置:青岛防水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 >

深圳将建500米地标建筑 开发780万㎡地下空间发布人:  发布时间:2012-05-24   浏览次数:

    5月23日,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将“新鲜出炉”的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》向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作介绍。深圳前海合作区有了突破性进展,未来一座500米地标建筑将在前海屹立。除了“向上发展”,“寸土寸金”的前海还要向地下要空间,拟开发78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。
 
    根据规划设计的发展规模,在国家批复的15平方公里范围内,前海合作区总建筑面积2600万平方米,其中办公面积1200万平方米,商业面积360万平方米,居住面积650万平方米。规划就业人口80万人,居住人口30万人。

    在产业发展方面,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0亿元,到203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00亿元。为实现这个目标,规划还设计了近中远三步走的发展步骤,近期是到2015年,为全面启动阶段及产业培育期;中期至2020年,为初步建成阶段及产业体系初具规模期;远期至2030年,为全面提升阶段及产业体系发展成熟期。

    规划还构建桂湾片区、铲湾片区、妈湾片区以及滨海休闲带、综合功能发展带等“三区两带”的城市规划结构。其中,桂湾片区为商务中心区,这里将建成500米高的滨海城市中心新地标。同时,在前海开发区,还将建设国际会展中心、歌剧院、珠三角金融中心、大型露天剧场等建设,形成多组标志性建筑簇群城市景观。

    河、湾、海是前海的核心自然要素,规划提出塑造标志性和充满活力的魅力水城形象。除了建设集生态、文化、景观于一体的滨海休闲带和水廊道外,前海还大力治理水环境,实现100%的污水收集率和彻底的雨污分流,并将采取一系列先进技术手段保障水安全、创建节水型城区。

    前海将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山水、滨海岸线自然资源,结合公共交通发展导向、规划布局形式多样的公共空间。这些空间包括大型绿地公园、枢纽广场、体育公园、夜市水道等等,均按5分钟可达进行设置,人均公共空间面积控制指标为4—5平方米。每个建设项目均要求提供建设用地面积的10%—15%作为开放空间。

    前海更鼓励地下空间综合开发,开发规模为780万平方米,其中地下商业、文化、娱乐等建设规模约120万平方米、地下设施建设规模约为50万平方米,其他包括静态交通等约610万平方米。

    在土地整备方面,规划明确了一些经过前海的重大设置的处置。比如,平南铁路将近期逐步调整功能,远期取消铁路功能,局部改造为城市公园。海滨大道前海段规划以隧道敷设方式穿越前海湾。南坪快速前海段近期采用地面敷设方式对接目前已经建成的兴海 大道高架系统,远期将其城市快速路功能调整至月亮湾大道,疏港交通功能调整至妈湾跨海通道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龙龙摘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