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您现在的位置:青岛防水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 >

“补漏”之间失去了什么发布人:  发布时间:2012-04-17   浏览次数:

    在招商地产[21.80 0.69% 股吧 研报]北京公司提供给本报的回复中,招商地产除了大谈其核心竞争力、优质高效的服务模式外,对记者针对“公园1872”项目出现的情况提出了12项22个问题,仅正面回答两个问题,且都是否定业主提出的质疑,其他尖锐的具体问题都未回答。
    招商地产这个颇具外交辞令口吻的回复措辞严谨,无疑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权衡。然而这个看似“滴水不漏”的回复却无法掩盖“公园1872”仍在漏水的现实。
    其实,全国房地产项目中存在的漏水问题,绝非只招商地产一家。
    防水链条的现状是,近些年房地产行业野蛮生长,疯狂追求利润,对防水工程不加重视;防水行业本身鱼龙混杂,假冒伪劣横行;防水施工队伍水平良莠不齐,施工时大肆偷工减料……
    建筑防水是复杂的系统,需要材料之间的配合,不同的部位使用的材料也不相同。资料显示,在欧美发达国家,建筑防水成本占到了整个建筑成本的4%以上。而我国的建筑防水成本仅为整个建筑成本的1%左右。
    面对建筑防水这个行业顽疾,整个房地产行业早已无法视而不见。近些年有不少大地产商均被这个不起眼的“小石子”绊倒。正如80岁高龄的防水专家叶林标所言,地产商们正在艰难地吞下自己亲手种下的防水隐患这颗恶果。
    要想根除漏水顽疾就要根除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土壤,建立优胜劣汰的行业法规和监管制度。欧美发达国家的防水工程多实行终身保修制。防水企业为降低风险,往往对施工质量进行商业保险,从而催生了防水保险行业。在良性机制的保障下,业主、防水企业、房地产商及保险公司达到了多赢的局面。
    反观我国建筑防水的现状:施工时偷工减料、节省成本,而当渗漏一旦发生,为了“补漏”,之前节省的成本就会5~10倍地再付出。开发商在与业主的“周旋”中疲于应付,损失掉的不仅是成本,还有企业的诚信。业主损失掉的是生活质量、时间、金钱和耐心。而整个社会成本的加大,最终又将加诸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zyy摘编自凤凰网)